变压器运行前防止损坏六项检查:1、配电变压器投运前必须进行现场检测,油枕上的油位计应完好,油位清晰且在与环境相符的油位线上。油位过高,变压器投入运行带负荷后,油温上升,油膨胀可使油从油枕顶部的呼吸器连接管处溢出;过低,则在冬季轻负荷或短时间内停运时,可能使油位下降至油位计看不到油位。
2、套管、油位计、排油阀等处是否密封良好,有无渗油现象。
3、防爆管(呼吸气道)是否畅通完好,呼吸器的吸潮剂是否失效。变压器的外壳接地是否牢固可靠,因为它对变压器起着直接的保护作用。
4、变压器一、二次出线套管及它们与导线的连接是否良好,相色是否正确。
5、变压器上的铭牌与要求选择的变压器规格应相符。
6、用1000~2500V兆欧表测量变压器的一、二次绕组对地绝缘电阻(非被测量绕组接地),以及一、二次绕组间的绝缘电阻,并记录测量时的环境温度。绝缘电阻的允许值应与历史情况或原始数据相比较,不低于出厂值70%(温度不同时,应换算到同一温度再进行比较)。测量变压器各相直流电阻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4%,线间直流电阻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%。
若检查全部合格,将100℃以上的酒精温度计插入该变压器测温孔内,以便随时监测变压器的运行温度,再将变压器空投(不带负荷),检查电磁声有无异常,测量二次侧电压是否平衡,如平衡,说明变压器变比正常,无匝间短路,变压器可以带负荷正常运行了。
油浸式变压器检定环境
油浸式变压器检定的环境条件,必须满足检定规程的要求,即周围气温为十10~+35℃,相对湿度不大于80%。存在于工作场所周围的电磁场所引起的测量误差,不应大于被检油浸式变压器允许误差的1/20。用于检定工作的升流器、调压器、大电流电缆线等所引起的测量误差,不应大于被检油浸式变压器允许误差的1/10。
在实验室内对有关测量和供电设备进行合理布置,甚至对大电流的载流导线也要合理地布置,否则,它们对油浸式变压器的校验将产生不可忽视的测量误差。一般讲,至少应让升流器、大电流导线与油浸式变压器校验仪的距离大于3m。为减小大电流电缆所引起的测量误差,应尽可能选择截面积较大的电缆线。
过热性故障线路过热是电力变压器常出现的问题,主要是通过电线路的电流异常导致的电路过热故障,比如涡流和环流,在电路回路的电阻增大也会造成电路过热,如果电路的散热性能不太好,电路的温度就会迅速升高。在计算抗短路能力时没有考虑到电磁线的抗拉强度和抗弯能力,通电之后,电磁线的抗拉强度和抗弯能力会因为电磁线的温度上升而降低,从而降低了绕组的抗短路能力,产生故障。绝缘故障有很多原因会造成绝缘事故应该从三方面原因分析;
1、受到雷击,电力变压器很多都安装在野外,如果变压器的绝缘结构脆弱或者防雷击能力太低,在变压器遭受雷击时,由于接地短路而发生绝缘事故。变压器的绝缘受损或者原来的设置指数不达标,变压器遭受雷击后就会降低强度,从而不能承受雷击。
2、有水在变压器里面导致管内受潮,套管端部接口不密封处有可能进水,水流入管内,储油柜内受潮和有水防爆管的内部等,绝缘事故的高发部位在引线、绕组和围屏等地方。
3、有异物在变压器内部,在变压器内有金属异物会造成绝缘磨损或者局部放电,通电时,如果变压器内有其他异物也会造成绝缘击穿破坏。
短路损坏故障变压器故障还有一大诱因,就是短路损坏故障,在短时间内,外部遭受多次短路冲击会引起线圈的变形严重,严重可导致击穿绝缘,一次短路损坏和长时间短路损坏都会造成变压器故障。
电力变压器日常定期保养与接地措施:1、油样化验——耐压、杂质等性能指标每三年进行一次,变压器长期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者可缩短周期。
2、高、低压绝缘电阻不低于原出厂值的70%(10MΩ),绕组的直流电阻在同一温度下,三相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2%,与上一次测量的结果比较也不应大于2%。
3、变压器工作接地电阻值每二年测量一次。
4、停电清扫和检查的周期,根据周围环境和负荷情况确定,一般半年至一年一次;
主要内容有清除巡视中发现的缺陷、瓷套管外壳清扫、破裂或老化的胶垫更换、连接点检查拧紧、缺油补油、呼吸器硅胶检查更换等。
接地措施主要是变压器的外壳应可靠接地,工作零线与中性点接地线应分别敷设,工作零线不能埋入地下;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回路,在靠近变压器处,应做成可拆卸的连接螺栓。装有阀式避雷器的变压器其接地应满足三位一体的要求;即变压器中性点、变压器外壳、避雷器接地应连接在一处共同接地。接地电阻应≤4欧姆。